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糖份的攝取量為每日總熱量攝取量的10%或以下。適量的糖份能為我們身體提供能量,但吃過量的糖份則為身體帶來很大的禍害。以成年女性來說,平均每天消耗約1600卡路里,每天不應攝取超過40克的糖。飯後在街上隨便買一杯手搖飲品,那天的糖攝取量就可能已經超標了!外出食飯就更難控製糖的攝取量,畢竟難以控制食肆添加糖的份量。

 

內容:

○ 糖的5大禍害

○ 減糖的關鍵!

○ NOS+產品介紹: 無糖蒟蒻珍珠奶茶

 

 

說「糖」壞, 它究竟有多壞?糖的5大禍害!

 

糖的禍害#1 增加糖尿病風險

長期大量地吃糖會造成胰島素阻抗,並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荷爾蒙,幫助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帶進肌肉、脂肪和肝臟細胞儲存,控制血糖濃度。當血糖過高,細胞未能消耗所有糖分,便會持續刺激身體不斷分泌胰島素,最後身體只會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糖的禍害#2 記憶力衰退

《神經學期刊(Neurology)》的研究顯示,血糖高過正常標準的人,記憶力比血糖低的人來的差。一項2019的研究發現,高熱量、高糖份的食物,會導致認知功能的受損,尤其抑制我們海馬迴的功能。 換句話來說太多糖會令我們記不住東西、容易忘記事情的細節。

 

糖的禍害#3 皮膚衰老

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吃糖對皮膚不好,但究竟為什麼呢?糖份會在身體發生「糖化作用」,令身體到處發炎。皮膚的膠原蛋白在糖化的過程中變硬,繼而令皮膚失去彈性。糖化作用亦減慢皮膚生成膠原蛋白速度,令皮膚老得快。

 

糖的禍害#4 引致肥胖

過度攝取糖份會刺激大量胰島素的生產,並提醒大腦去增加脂肪儲存,令身體將糖份轉化成脂肪,儲存在肝臟。同時,含糖食物會引發身體釋放多巴胺,讓我們產生自我良好的感覺,繼而常心思思想吃甜食。

 

糖的禍害#5 增加心臟病致命風險

一份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攝取過多糖份的人因患心血管疾病早逝的風險比常人高出三倍!高血糖下糖化過程會依附着蛋白質及脂質,形成糖化終產物(縮寫為AGEs)。AGEs增加會導致血管病變。指的是會令血管壁的氧化壓力加強,更容易大範圍地出現發炎反應,令血管受傷害,引起心血管病。

 

 

減糖的關鍵!

 

身體習慣了吃糖,實行起來戒糖一事卻是知易行難。如果想要輕鬆減少糖的攝取量,有一些飲食小撇步你可以學起來。

 

#1 確保足夠的油脂和蛋白質攝取

當我們降低糖攝取量,同時不忘吸收更多蛋白質和優質的油脂,好讓我們身體有足夠的能量 。而且當攝取足夠蛋白質和油脂時,我們身體才會有滿滿的飽足感,不會心思思找其他食物。

 

#2 續步減少吃甜食的頻率

如習慣每天都要吃甜點或飲含糖飲料可以先改成隔日一杯,再到一星期一杯,如此類推,逐步遞減。切記建立習慣時不能急於求成,改變自己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事情。當我們願意逐步耐心 作出改變, 得到的成果才是持久的。

 

#3 準備替代品,能創造滿足感!

找到適合糖份的替代品能為我們帶來相似的味覺及嗅覺滿足,卻不會對身體造成糖份帶來的壞處!例如將家裏的白砂糖換成天然的甜菊糖或羅漢果糖,這些天然的代糖能帶給我們糖份的味覺享受, 卻不阻我們培養減糖的習慣。

 

 

NOS+無糖珍珠奶茶

 

NOS+無糖珍珠奶茶亦是市面手搖飲品的最佳替代品!珍珠製作選用了零澱粉的魔芋粒,經過機器提煉而成,健康又美味,更適合想要減肥的人士飲用。而市面上一杯珍珠奶茶內含大約30克糖,即使少糖也會較高脂,熱量亦十分高。因此容易使人肥胖,患上糖尿病的機率也較高。

 

 

NOS+珍珠奶茶奶茶以甜菊醇糖苷及麥芽糖醇來代替白砂糖,可以為奶茶增加甜味之餘,令飲品中不包含任何糖份,製成無糖奶茶,無須煩惱奶茶帶來的糖份會使人肥胖。我們更使用了天然椰奶代替牛奶和奶精,椰奶不含乳糖,營養豐富,可以抗炎,幫助減肥及調節身體免疫力,比一般牛奶更為健康。

 

NOS+珍珠奶茶系列共有多款口味為您送上平日手搖飲品的滿足感,同時守護您的健康。

https://www.nos-plus.com/categories/healthy-drinks

 

 

Reference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9.00062(2019: The Cognitive Control of Eating and Body Weight: It’s More Than What You “Think”)

doi: 10.2147/CIA.S211534(2019: Habitual sugar intak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ong multi-ethnic Malaysian older adults)

 

Jensen, T., Abdelmalek, M. F., Sullivan, S., Nadeau, K. J., Green, M., Roncal, C., … & Tolan, D. R. (2018). Fructose and sugar: a major mediator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ournal of hepatology.